我在这里喝茶,生活,但最重要的,还是交朋友。
隔壁的大妈做豆腐的时候一定会送我一份,右边的大爷90多岁,会给我送麻布鞋,还告诉我老北京城过去的风风雨雨,总是一开聊就是天黑的节奏。
没事就爱给朋友们泡茶的我
来过这里的朋友更是天南地北,我给他们泡茶,聊五湖四海的事儿。
还让他们脱掉球鞋,高跟鞋,穿上老北京布鞋,沿着北长街一路走,走到故宫去,走到天安门去,走到什刹海去……
用自己的脚和眼去体味真正的北京生活
我和来过这里的小伙伴
夏天的时候,我又在长城脚下又租了个院子,躺在院子里就能看到明长城。
那时候我告诉自己:最后一个了,不能再折腾院子了。
但当我看到多尔衮故居的四合院的时候,我放弃了原来的决定,我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围着北京的老四合院转不停了。
和故宫一墙之隔的除了南长街,北长街,还有南北池子大街。忘了出于什么原因,那天,我从南池子大街窜入了一条小巷。
厚重朴实的屋瓦,砖红的窗沿,门口站了两个小石狮子,一棵柿子树被果实压弯了腰伸出了小院,夕阳已经快落下,衬地小巷更加幽静。
从小巷绕到前面,走上几级台阶,便是普渡寺。
大殿建筑宏伟,台基高大,须弥座式,面阔9间。黄瓦绿剪边殿顶,前厦为绿瓦黄剪边。
在一颗颗金黄色的银杏树的衬托下,红柱彩雕灰瓦的大殿显得庄重静谧却美丽。
普渡寺的前身是摄政王多尔衮王府办公的主殿,在他最威风的时候,这里曾一度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,而从普渡寺往西方向望出去,还可以看到故宫楼阁。
想当年,摄政王多尔衮霸气立足在两三层楼高的地基,向西眺望,故宫的角楼清晰可见。
爱新觉罗·多尔衮,努尔哈赤第十四子,皇太极之弟。清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,完成大清一统基业的关键人物,清朝入关初期的实际统治者。1626年封贝勒;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;1643年辅政,称摄政王;1644年指挥清军入关,清朝问鼎中原,先后封叔父摄政王、皇叔父摄政王、皇父摄政王;1650年去世。